11月16日,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以下簡稱:國際紡聯)紡織機械大會在北京時間18:00召開,會議采取線上+直播形式進行。國際紡聯董事會成員和歷任主席、國際紡聯管理委員會成員代表、紡織機械企業代表近500人參加了會議。
國際紡聯紡織機械大會是國際紡聯的傳統行業會議,每年由瑞士、德國和意大利紡織機械協會輪流在蘇黎世、法蘭克福和米蘭舉辦。
國際紡聯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紡聯副會長徐迎新、楊兆華,中國紡聯副秘書長兼外事辦公室主任袁紅萍、市場部主任梁鵬程、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中國紡聯國際貿易辦公室副主任劉耀中,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劉松、秘書長叢政,中國紡聯外事辦公室國際組織處處長黃嵩、對外交流與合作處處長高洺木等中國紡聯代表參加了會議。
致辭&主題演講
國際紡聯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發表致辭。他指出,當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演繹,多邊主義同單邊主義激烈博弈,作為高度全球化的紡織服裝產業,與世界經濟復蘇的艱難曲折同頻共振。應對外部挑戰,只有踐行多邊主義、開展務實合作才是人間正道。國際紡聯始終堅持互敬互信互利,共商共建共享,在推動全球產業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中持續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
第一,堅持和衷共濟、聚焦發展,維護安全穩定的全球紡織供應鏈。國際紡聯優化形勢研判,分享最佳實踐,促進不同區域間、行業上下游互動,加強政策和標準的銜接。第二,堅持普惠包容、綠色永續,推動構建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國際紡聯不斷提升行業發展的有效性、公平性、平衡性、協調性,助力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第三,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共贏,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產業生態圈。國際紡聯秉持正確義利觀,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高度強化創新合作。
孫瑞哲指出,國際紡聯紡織機械研討會是增進理解互信、推動創新合作的關鍵平臺。相信本次會議必將為未來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帶來新的智慧。
2021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也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中國積極融入全球、服務全球,把世界機遇轉變為了中國成就,把中國成就轉變為了世界機遇。開放已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圍繞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新的開放與發展空間正在打開,這是共同的機遇。作為重要的參與者與實踐者,紡織服裝行業需要開啟新的探索。
隨后,孫瑞哲圍繞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創新實踐,與大家進行了分享交流。2020年,受疫情影響,世界紡織品出口前10國家(地區)中僅中國與越南實現了正增長,中國增長幅度達29%,為世界抗疫做出了貢獻。今年以來,中國紡織工業保持了平穩運行,紡織機械行業對產業發展形成了有力支撐。2021年1-9月,中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為61.55億美元,同比增長14.25%。其中紡織機械進口26.47億美元,同比增長29.15%;出口35.08億美元,同比增長5.25%。
孫瑞哲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增長缺乏長久動力;開放共識有所弱化,貿易區域化成為新特征;數字經濟深度滲透,深刻改變全球產業格局;綠色轉型全面加速,重塑產業競爭優勢與規則。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環境呈現高度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孫瑞哲介紹,在此形勢下,中國紡織工業進行了一系列新探索和新實踐。首先是開放化,廣泛深入的全球合作。中國紡織工業持續優化國內外產能布局,整合利用全球優質資源,推動全球紡織產業鏈價值鏈的升級。其次是敏捷化,數據驅動的柔性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正形成供需精準匹配、資源高效鏈接、要素互通互聯的柔性制造體系。第三,生態化,協同高效的平臺經濟。以工業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為支撐,大中小融通,產供銷協同,多要素集聚的產業體系加速形成。第四,體系化,全產品周期的綠色轉型。從材料、用能、制造到回收,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和治理體系加速形成。第五,規范化,以機制創新賦能產業創新。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機制更加成熟,紡織行業創新日趨活躍。
當前,中國正加快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新格局下,行業也確立了“十四五”時期的新發展定位,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未來行業將打造更加開放的合作體系、更高質量的創新體系、更有效率的制造體系、更加綠色的產業體系。
最后,孫瑞哲用“良時正可用,行矣莫徒然”的詩句結尾,呼吁全球紡織行業加強合作,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紡織制造企業代表發言
巴西紡織行業代表Mr. Cervone Rafael(巴西紡織服裝協會ABIT))對近三年巴西紡織服裝及機械裝備等國際貿易數據進行了對比,并介紹了巴西紡織行業現狀——行業企業對生產、銷售等方面的發展狀態逐步向好。談到未來發展,他表示,2022年應該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巴西會有選舉以及各種各樣的結構性改革,包括稅收、行政等方面的改革都被推遲,財政發展方向存在不少的不確定性。同時,每個家庭的消費欲正在下降,成本壓力很高,債務水平和失業率也很高。這都將成為當地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阻礙因素。不過,他相信,未來巴西紡織服裝行業仍值得被樂觀預期。
孟加拉紡織企業代表Mr. Salman Ispahani(帕哈特利紡織Pahartali)介紹,孟加拉的服裝紡織占全球出口的10%,對GDP的貢獻達到11%。目前,他們有138個經過綠色認證的綠色建筑,這些紡織工廠也在進行綠色的轉型,在推行綠色的工業項目,希望能夠在這個領域發揮牽頭作用?,F在的重點就是產品多樣化,材料多樣化,并且尋求新的市場,尋找在線市場的機會,堅持可持續發展,提升擴大并優化產能。
巴基斯坦紡織企業負責人Mr. Bashir Ali Mohammed(古爾梅紡織Gul Ahmed)介紹,由于受阿富汗影響,巴基斯坦出現了糧食的短缺,貨幣貶值大概超過10%,這一年相當艱難。所有的原料都變得非常昂貴,市場需求在急劇的擴增,很多機械都是需要進口的,今年進口了100萬左右的紗錠,主要擴增在針織方面。在紡織機械上,一些產品需更新換代,還有一些廠房擴大,導致有50%的產量缺口,現在必須大量進口棉花。在種種困難和壓力下,巴基斯坦在出口方面還保持27%的增長率。未來,他們仍然要投資發展新技術。
印度紡織企業負責人Dr. K.V. Srinivasan(普瑞美集團Premier Mills)介紹,得益于疫苗接種率的提高,與去年相比,2021年印度紡織基本得到了恢復,一些積累的訂單也都得到了釋放。具體來看,印度制造產能已經有明顯改善,國內消費有大幅上漲,出口在10月達到了新高,服裝、家紡、纖維等產業都有很大提高,特別是針織品、家紡的需求比較旺盛。但是印度目前也面臨原材料價格急速上漲、服裝終端壓力較大等問題,同時還面臨物流不順暢,很多訂單無法運輸出去的問題。但總體看,2021年以及未來印度紡織前景還是很好。
印度尼西亞紡織企業代表Ms. Tjokrosaputro Michelle(丹麗麗斯紡織Dan Liris)預計2021年印尼紡織服裝行業的全年運行會實現正向發展。他表示,盡管在今年7-8月份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疫情,但目前已經在逐步恢復,開始了進一步的增長。她指出,從行業的整體運行來看,現在印尼的紡織服裝行業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集裝箱短缺、海運價格上漲、原材料進口受阻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訂單積壓。她提到,以往印尼從中國進口很多面料,但現在由于限電等能源因素,進口訂單多被推遲,使不少服裝生產商受到了影響。盡管如此,2022年印尼紡織服裝行業仍將有較為樂觀的增幅。
韓國紡織企業負責人成耆鶴先生(永元集團Youngone)對韓國、越南、孟加拉工廠生產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表示,永元集團在韓國出口有22%的增長,在連續五六年下降以后,今年反而有了較大增長,這是不同尋常的。成耆鶴表示,越南工廠增長非常困難,由于疫情,7月許多工廠都關閉了,10月1日開始恢復,目前還沒有完全恢復,有部分訂單轉移到了中國和印尼。總體來說,9月份越南銷售非常低,10月份依然低,11月開始恢復。他說,2021年預計包括服裝和紡織品出口接近310億美元,和2019年相比,依然會出現2.5%的下滑,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11、12月要增加出貨。成耆鶴還介紹,孟加拉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企業業績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預計明年還會進一步改善。
土耳其紡織企業負責人Mr. Denizer Mustafa(迪克塔斯紡織Diktas)介紹,疫情對于整個紡織行業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但從去年開始大家看到了一些恢復的信號。2020年下半年有一定的恢復,2021年的市場情況也相對不錯。土耳其作為歐盟第二大紡織供應國,地理上接近歐洲市場,近來土耳其的貨幣貶值使得土耳其產品更加便宜,進一步促進了土耳其產品的出口情況。在技術紡織領域,土耳其為紡織行業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在供應鏈方面,土耳其受到的影響不大,進口和出口仍在進行。
他表示,2020年土耳其在供應鏈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作為美國第八大紡織供應國,土耳其紡織占全球紡織的3%。美國、英國和德國是土耳其的主要市場,今年土耳其出口到西班牙的產品增加很多,達到了百分之30%。另外,在過去的18個月里,土耳其對紡織機械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針織機械、纖維機械的投資也在增加,未來數月,這種趨勢將會更加明顯。
非洲撒哈拉地區紡織企業負責人Mr. Jas Bedi(貝迪投資Bedi Investments)介紹,過去一段時間,受疫情影響,東非紡織面臨供應鏈中斷的嚴峻形勢,由此可以看出東非紡織非常脆弱,大家都非常希望有本地面料供應,以穩定行業發展。得益于疫情控制,東非紡織從去年年底需求開始增長,現在訂單已經排到了2022年的10月。Jas表示,目前東非國家已經加入了非洲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對紡織業發展將是利好。同樣,東非紡織目前也面臨關稅調整、原料價格上漲、物流不通暢等問題。未來,希望建立一個新的紡織工業園,確保不再遇到供應鏈中斷的問題。
摩洛哥紡織服裝行業代表Ms. Fatima-Zohra Alaoui(摩洛哥紡織服裝協會- AMITH) 表示,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摩洛哥紡織業面對了非常復雜的狀況。不過2021年前8-9個月,行業實現了同比24%的上漲,若未來疫情沒有新的負面變化,到年底訂單有望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對于未來行業發展,她持樂觀態度——摩洛哥擁有諸多優勢,比如地緣優勢,對歐美及非洲頗具吸引力;其次,政局較為穩定;再者可再生能源技術尤其是風能優勢明顯;此外,摩洛哥積極參與了多個區域性貿易協定,國家還在通過政策不斷提升產業鏈競爭力,這使摩洛哥紡織行業能滿足更多客戶需求。
紡織機械企業代表發言
紡紗機械企業代表Ms. Terasa Pia(卓朗-Saurer)介紹,和其他行業一樣,紡紗機械企業也面臨著成本問題,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漲,目前電子、塑料材料都很短缺。Terasa Pia表示,一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問題的存在,其實也是一件好事。這說明需求超過了供給。與去年相比,今年市場情況有所好轉,紗錠、織機都增長了2倍;另一方面,行業也面臨著原料物流方面的問題,現在市場較好,大家都感覺好似中了大獎一樣,擁有很多訂單,但就是沒有運輸能力把機器運出去。
除了在亞洲的客戶外,由于歐盟綠色新政的實施,歐洲客戶的需求也正在快速發生變化,Terasa Pia表示,她們也在學著去理解這個新政對于機械生產商意味著什么,對于客戶來說意味著什么。
織造機械企業代表Mr. Andié Wissenberg(歐瑞康- Oerlikon)介紹,紡織行業的前景樂觀但也仍具挑戰。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領域,生產著不同的產品,但他們對紡織行業未來的發展有著相似的看法和共同的期待。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滌綸的生產有了很大恢復,增加了上百萬噸的產能,未來2~4年,滌綸的產能還會不斷上升。在人造纖維的領域,中國是大宗商品的投資來源。另外,孫瑞哲主席還提到了綠色轉型升級,這是現在每個人都在關注的重點。目前世界上只有不到1%的纖維來源于綠色可降解材料,未來這個數字可能會有所增長。同時他也表示,中國市場對他們來講是最重要的,為此他們正在尋求更好的技術以便客人訂貨下單。
梭織機械企業代表負責人Johan Verstraete(必佳樂Picanol)介紹,從去年年底開始到今年一季度,中國、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國家都有了較大復蘇,第三季度印度也出現較大增長,再加上相關法規的出臺,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前來咨詢設備投資。特別是中國市場,在過去幾個月,有較大的區域性投資增長,因為中國紡織工業發展非常強勁,國內需求也非常大。當前各行業都面臨著成本上升,必佳樂也不例外,希望市場能接受設備機械的成長上升??傮w來看,未來必佳樂仍將保持健康的發展趨勢。
印染機械企業代表Ms. Natascha Meier(桑德森力瑪 - Santex Rimar Ag)介紹,從總體形勢來看,受疫情影響,目前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地區仍然相當艱難。當然,通過提升產能與生產水平,中美、南美也出現了一些復蘇的跡象。從設備方面來講,針織圓緯機方面出現較大增長,比如說滌綸的面料需求量在加大,毛紡方面,美國的訂單在逐步恢復。她表示,對企業而言,最大的挑戰還是紡織機械及配件成本在不斷增加,大家的承受能力之間是存在著差距的。按照現有產能,加之疫情帶來的挑戰,企業的業務發展速度在減緩。不過,她對于2022年仍然充滿信心,前景可期。
數碼印花機械企業代表Ms. Genoni Adele(美佳尼- EFI Reggiani)表示,2021年是復蘇的一年,雖然沒有回到疫情前水平,但對于印花來說也是很好的一年。2020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數碼印花市場展示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預計2022年仍將增長。Genoni Adele認為,這種增長主要由兩個趨勢決定,一個是消費者行為趨勢在轉向數碼,產品從設計到上架的時間周期有所縮短;二是設計師和品牌都在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以便能夠以經濟的方式實現大批量生產,這種轉變,也是推動行業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Genoni Adele表示,由于印花機械制造商很難把制造成本增加全部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去,所以也面臨著較大的發展壓力,這也是明年值得觀察的一個點和值得關注的一個趨勢。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介紹,中國的紡織機械產業鏈完整,品種多、門類廣。中國紡織機械產品銷售額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到75%,2020年規模以上紡機企業營業收入超過700億元,出口額達45億美元。顧平表示,2021年1-9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累計總額為61.6億美元,同比增長14%;從2016年開始,中國的紡機出口開始實現正增長,2019年開始,出口陸續大于進口。他說,目前中國紡織行業正處于高質量階段,產業鏈生產穩定持續,對于“用工、增效和提質”的挑戰和需求更為迫切,對裝備的連續化、自動化、綠色化要求更高。在談到未來時,他說,中國紡織機械行業會立足于“雙循環”發展,著眼于“雙碳”目標,在節能減排方面開辟新的發展路徑,同國內外紡機企業交流,共創未來。
國際紡聯經濟學家Mr. Olivier Zieschank發布了《國際紡聯第11次新冠疫情影響調查結果》中有關紡織機械行業的情況。此次調查包括今年5月和10月大家對當時商業情況和未來預期兩大類問題的回答。10月的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商業情況不如5月。對于對未來形勢的判斷,紡機行業內有45%的人認為好,15%的人認為不好。但是大家都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有了明顯好轉,鑒于從2021年開始出現訂單積壓,總體預計2022年的訂單將有一定幅度增長。
國際紡聯總干事Dr. Christian Schindler在對第11次新冠疫情調查結果的補充中表示,從此次問卷來看,全球紡織整體形勢都得到了改善,雖然復蘇并未完全達到預期,但除了東亞地區外,大部分區域情況良好。大多數地區對上游業務的預期不如對下游業務的預期好,不過下游市場有望趕上上游市場。紡織機械企業的情況也非常好,對未來發展的預期仍然保持謹慎樂觀,預計到2022年以后,通脹仍然居高不下。
總結發言
國際紡聯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總結發言中表示,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凝聚共識、推動務實合作、傳遞信心和正能量,聚焦全球紡織業可持續發展。他認為今天的會議在很大程度上達到了目標。會議內容豐富,發言嘉賓公開分享了他們對前進道路的看法,同時對缺乏明確性或需要進一步闡述的議題表達了關切。
孫瑞哲指出,一直以來,國際紡聯致力于在全球、區域間和國家間,與利益相關方開展廣泛的協調,確保最大程度的包容。他說,多年來,作為朋友和合作伙伴,紡織機械制造商見證并參與了紡織行業的發展。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和支持紡織行業的發展,實現合作共贏。讓大家共同努力,成為全球紡織服裝大家庭團結與繁榮的推動者和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