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消費品司紡織處處長曹庭瑞在出席某行業活動時,對紡織行業智能制造工作進行了分析和交流,特別針對行業推進智能制造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進行了梳理。
發言中,曹庭瑞表示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動力已發生深刻變化,產業正處于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時期。人們不但要深刻理解世界產業變革的新態勢,也要清醒認識中國制造業發展所面臨的新挑戰,更要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新機遇。要堅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匯集社會資源、整合各方力量,加強協同創新,推動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優化配置,促進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組織形式轉型升級。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紡織工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形成了全世界最完善的紡織工業體系,纖維加工總量占全球的1/2以上,紡織品服裝貿易額占全球的1/3強。同時,我們的短板依然突出,高端裝備、先進纖維、知名品牌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大而不強”。在由大向強邁進的關鍵時期,行業面臨全球產業格局深度調整:高端制造向發達國家回流,中低端制造向東南亞、非洲等周邊國家分流的雙重擠壓之中。近年來,勞動力、原料、能源等生產要素成本高企,紡織企業到東南亞等周邊國家投資步伐加快,產能和訂單向海外轉移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據介紹,面對新的形勢工信部積極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明確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并以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培育等作為抓手來推進智能制造工作。具體到紡織行業,工信部在樹典型、定標準、建體系、搭平臺、推成果等基礎性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模式。四年來,工信部共遴選確定了305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其中紡織行業有20個項目入選,涵蓋了棉紡、化纖、印染、服裝、針織、家紡、產業用、紡機等行業。同時,也支持了一批紡織企業的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項目,這些工作的開展,對紡織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智能制造新模式培育推廣、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集成應用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智能制造畢竟是新事物,是革命性工程,需要探索、需要積累,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在推進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的歷史進程中,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體”和“用”的關系
體就是主體、是根本,用就是手段、是外力。借鑒洋務運動“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概念來說明紡織制造技術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二者之間的關系。智能制造實質還是兩化融合,紡織服裝制造是主題、是根本、是基礎,信息技術是手段、是助力,兩者是如虎添翼、如魚得水的關系。紡織服裝制造和產品不因信息技術的融入而發生質的變化,只是生產方式、工藝流程的改善、優化和提升。因此,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要適應和服務于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不能反客為主,不要本末倒置,在推進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我們時刻要保持對制造業的敬畏之心。
二、“軟”和“硬”的關系
智能制造是一項系統工程,而我們重視裝備等硬件的思維由來已久,在智能制造上一定要注重整體性、協調性,要軟硬兼施、前后協調,要注重紡織服裝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裝備的開發應用,更要注重紡織服裝設計、制造等專業軟件工具的開發,同時要下力氣做好紡織服裝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基本規范和科技人才隊伍等軟實力的建設。只有硬件和軟件兩手抓,才能出成果、見成效。
三、“虛”和“實”的關系
智能制造也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在紡織服裝智能制造技術應用中,數字化是核心,是支撐。我們如何把紡織服裝行業每一項技術、每一道工序、每一個裝備、每一個工藝、每一個設計、每一件產品都轉化為數字,如何把設計、生產、訂單、倉儲、物流、銷售、財務等環節的數據進行科學采集、分析、感知、適應,甚至實現自我決策,如何把傳統思維里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轉化為虛擬數字,并通過數據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這些問題、這些轉變無論是從思維習慣還是技術層面,都對我們提出了挑戰。目前工信部正在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如何建設行業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需要業內外積極思考、廣泛參與。
四、“大”和“小”的關系
在推進紡織服裝行業智能制造的改造應用中,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路徑、切入方式、介入時機和應用模式都是不同的。大企業可以先行先試,可以“以我為主”開展智能制造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但量大面廣的中小紡織服裝企業怎么辦?我想中小企業先要打好基礎、做好準備、借助外力,這個外力就是行業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中小企業智能制造升級改造的市場非常大,作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要積極創新面向中小企業的合作應用模式,只要服務供應商擁有先進的技術水平,再找到有效的合作模式,今后將大有用武之地。
五、“新”和“舊”的關系
我國已形成全世界最完善的紡織工業體系,在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發展方向,成為產業升級的利器時,投資新裝備實現自動化程度高的生產線甚至建設無人工廠都沒有問題,但如何將數量龐大的存量產能升級改造成為智能制造生產線才是重要而關鍵的任務。存量產能的智能化升級對行業的引領作用和示范意義才是最大的,這項工作最值得去做,我們不能“喜新厭舊”,而要下大力去“舊貌換新顏”。
六、“內”和“外”的關系
當前智能可穿戴產品成為時尚熱點、消費亮點,而我們紡織服裝行業在穿戴產品的開發制造上擁有近水樓臺的先天優勢,但我們業內在智能紡織品、智能服裝的開發攻關方面還需要抓緊,應該主動作為,將我們的紡織服裝制造技術與芯片、傳感器、電子產品等外部要件實現跨界融合,在纖維新材料、電子產品的開發和應用中與上游和外界加強合作,在智能紡織品服裝開發上盡快實現突破。
七、“先”和“后”的關系
工業2.0、3.0、4.0,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這些步驟、層次、等級,我們各個企業可以自我評估、對照一下,或由專業機構評估一下,企業目前所處的水平,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客觀地找準自己目前的位置,找準問題,找到自己的痛點和難點、不足和短板,知道自己的需求,對癥下藥,統籌規劃,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推進,日拱一卒,久久為功,必有所成。